房市新春開盤,去年移轉棟數交出32.6萬棟的好成績,創下近7年來最好的紀錄! 對此,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在最新市場觀點中指出,每回被問到,......
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,年輕人買房壓力大,但租屋壓力也不小。一名網友分享身邊親友經歷,從南部北上打拼,光房租就佔了薪水的1/3,佔比相當高。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認為,這......
繼政府打炒房政策後,房市交易雖稍微趨緩,但與往年同期相比依舊創下新高!且房價上並無出現降價的徵兆,反而以一種緩漲的步調進行中。日前有民眾在《Mobile01》表示,最近趁著假日到竹北看了房子,頓時覺得當地的建設與規劃持續進行著,幸福感也隨之提高,但感嘆房價上升迅速,似乎不可能再回到過去。 文章曝光後,讓大批網友對於原PO所指的「房價回不去了」引起高度討論與共鳴,「十年前我也以為房價會跌,但根本是癡人說夢,房價只會HOLD住,會變薄的是錢,而不是房價」、「如果還在等待房價會自己下跌的,還是早點醒比較實在」、「這應該不是竹北的現象,而是全台灣的房價都一樣,另外,竹北的房價只要看一個指標,就是新增人口數,如果每年都穏定的增加,基本上房價就回不了」、「我覺得竹北還有交通方便的優勢,高鐵、高速公路、快速道路都在附近,上山下海,南來北往都方便」、「不是房價變貴,而是錢的價值變低,接下來新的房子,地板隔音必需超過法定標準。房子成本又會在增加」。 專家表示,營建業除了面臨成本飆漲難題,缺工問題也正式來到白熱化階段。圖/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房產專家張欣民表示,新竹縣近幾年的房市備受矚目,主要包括各項建設如台元園區、積極招商推動的AI智慧園區、新竹生醫園區等,還有竹北高鐵、台鐵的加分,鄰近竹科的交通優勢,促使就業人口移入,以及重劃區推案量大,都是帶動房市與相關建設發展的重要推手。 且新竹縣人口逐年上漲,淨遷入率為全國冠軍,可見在人口爆發的情況下帶動房市推升相當明顯。而因為臺灣的第一座科學園區位於新竹,相對這裡是科技新貴的聚集地,依照他們的所得在新竹置產是相當容易入手,加上房價所得比較輕鬆,所以導致年輕人喜歡落腳於此。 房產專家胡偉良也提到,在營造成本提高的情形下,房價自然隨之增加,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調查統計,台灣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逐月走高,其中去年12月指數來到歷年最高112.9,和前年同期指數108.62相比增加3.9%。從近兩年營造工程各項數據來看,基礎工程款漲幅突破25%、結構工程漲幅近六成、機電工程漲幅超過三成、泥作工程與防水工程漲幅近四成,總體成本飆漲三成。 胡偉良補充,營建業除了面臨成本飆漲難題,缺工問題也正式來到白熱化階段,加上疫情風波的影響,缺工缺料不僅造營造成本上升,也會造成工期延宕。而且因為房地產行業高負債的運營模式,導致了很多開發商資金緊俏。尤其一些進入行業不久的建商,資金和營造資源原本就比較短缺,到時恐面臨找不到工班或陷入虧損的困境。
去(2020)年底行政院及政府各部會推出一系列打炒房措施,包括實價登錄2.0修法、央行祭出不動產貸款管制、內政部查緝紅單炒作等,後續效應漸發酵了嗎?新北市地政局統計,今年2月新北房市交易移轉棟數共計3,710棟,比1月減幅達35.2%;新北地政局官員指出,今年2月適逢農曆春節又有228連假,工作天數減少許多,季節因素影響房市交易甚多,包括新成屋及中古屋交易都受衝擊。 2月新北市各區整體房市交易幾乎都呈下降,以淡水區、新店區及新莊區減少最多,與1月相比分別減少321棟、239棟及218棟,月減50.2%、47.5%、38.4%。 新北市地政局統計,今年2月新北房市交易移轉棟數共計3,710棟,比1月減幅達35.2%。示意圖/新北市政府 其中行政區房市交易也多呈下滑,蘆洲區與1月相比減少173棟、月減61.8%,新成屋與中古屋交易都減少;三重區與1月相較減少187棟、月減41.3%,也是成屋與中古屋交易都下降;林口區與1月相較月減40.3%、減少110棟,主要是中古屋交易減少較多。 新北市地政局表示,今年2月新北房市交易移轉棟數共3,710棟,較1月減少2016棟、減幅35.2%;以交易案件量來看,新北市今年2月交易件數為4,256件,比1月減少2,178件,減幅33.9%。此外,1月因有部分都會區有新建案交屋,基期較高,且2月因假期多、工作天數少影響,因此交易量比1月減少算是正常。 去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、2月份是完整月份,今年2月則工作天數大減,去年2月新北房市交易移轉棟數共4,460棟,相較去年同期、今年2月年減16.8%。不過若將1~2月合併來看,新北市年增12.2%,且六都整體交易量創10年新高,可見包括新北在內,仍延續去年房市熱度;打炒房措施及季節因素有些影響,不過持續觀察至今年第一季末到第二季,或許會有更清楚的脈絡。
普遍來說,房貸可以貸到房屋總價的8成,不過卻時常出現已經簽下合約後,才發現貸款的額度居然只有房價的7成。 事實上,銀行在放款時並不是以房屋的交易價作為依據,而是銀行內部估價的結果核貸,房市專家Sway就表示,銀行其實是買家的好朋友,買房前請多找幾家銀行,並且趁機利用銀行的知識,隨時問房屋價格。 要避免簽約後才發現貸款成數不足的問題,可以在事前就跟銀行詢問行情。示意圖/取自photoAC 雖然也可以參考實價登錄,但除了可能被話術影響外,Sway也提到,很多地方的房貸最高只有7成,這差一成可都是要真金白銀的給現金,所以想要找到準確的行情價格可以從銀行下手,銀行會很熱烈地幫忙服務,專業度更甚房仲。 至於要怎麼出價,Sway認為可以銀行估價的95折當作成交行情,打折的5%則作為房仲買賣服務費或是其他新成屋購置雜費,如果是附裝潢的房屋,則可以稍微估算成本後扣掉一些當作行情。
住透天的好處多,不僅能享有較大的居住空間、擁有自己的車位,有些甚至不需負擔管理費。不過隨著時代演變,人們家庭結構也產生變化,加上房價飆漲,透天幾乎不再是購屋族考慮的首選。 一名網友在《mobile01》上表示,最近看了高雄不少透天類型的新建案,但卻發現,位於市區的物件很快就完銷,且隨著地價飆漲,市區透天幾乎要快看不見,就連蛋白區也一直在減少,好奇未來透天建案是否會逐漸消失,甚至絕跡? 網友好奇透天未來是否會絕跡?示意圖/截自photoAC 文章一出,多數網友也認為是土地成本高所導致,「有聽說土地成本太高,蓋透天利潤太薄」、「不只市區吧,整個高雄的透天案場都越來越少」、「如果想要買新透天,要好好把握機會了,隨著土地成本上漲,現在建商不愛蓋透天,就連老字號的透天建商都計畫開始蓋大樓了,未來透天供給只會更少」。 對此,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分析,由於面臨經濟與社會環境之結構性變遷,透天別墅通常總價偏高,在高房價、長期低薪、購買力不足等因素,將減少對透天別墅的需求;且因為總面積偏大,單身、小家庭以及高齡化等社會性因素的結構變遷,造成住宅的需求面積變小,也不利於透天別墅的市場發展。 在基地條件不容許的情況下,土地取得多為小規模,建商規劃開發透天住宅相對困難;加上基於營建成本的考量,受到容積率與建蔽率的限制,許多中小型透天推案建商面臨土增稅提高、營建工資與建材成本提高等困境,使其生存空間遭到嚴重壓縮。 而過去的透天別墅因為對鄰居影響較小,通常增建、違建問題較多,但現今建管法令日益嚴格,過去透天別墅自行增建、違建的誘因消失。消費者日趨理性下,也不利於透天的物件。 郭紀子也提到,由於生活型態改變,都市生活忙碌,大樓集中式管理更符合現代人需求,如清潔與垃圾清理服務、健身房等公共設施休閒、代收郵件與保全系統、電梯與消防等生活便利與安全措施等,著實比住在樓梯多、單門獨戶的透天方便許多。 至於管理費負擔問題,從管理費依坪數計算的單價來說,透天社區通常比大樓來得低,但是單戶總金額大,未來的居住負擔重。分析長期修繕的經費需求,目前的透天社區管理費普遍有大幅提升的必要,但因透天社區可能具有各自獨立性,管理費收繳的抗性更高於大樓,若社區經費不足,就更容易快速老化,以消費行為的理性化改變來看,也對透天市場產生負面影響。 郭紀子總結,在上述種種不利因素的綜合影響,透天別墅確實已經不是趨勢與主流,購買者必然考量未來保值、增值與轉手困難的問題,對於其房價會進一步產生不利影響。